九月,就有了秋天的意味:微涼的夜間,可以聽見草叢中傳來秋蟲的呢喃,再也聽不見“吱呀吱呀”的蟬鳴。晴朗的日子里,天空總是純凈而高遠(yuǎn)。濃綠的樹葉已有些變黃,秋風(fēng)吹過,總有幾片葉子悠悠地,如同蝴蝶般飛著而后落下。林間的小草,草尖也見微黃。池塘邊,寬大的荷葉密密匝匝的,綠還是綠,卻沒有了夏日的生機(jī),粉粉的荷花已隨著夏日的逝去而衰敗,脫落了蓮子的蓮蓬也黑黑的,空洞洞的,似一只只眼睛望著秋天蔚藍(lán)的天空,蓮子已落入水中,沉寂,只待明年的新生。泛黃的柳葉隨風(fēng)落下,落在河面上,如小船般漂著。墻角的牽?;ㄟ€開著,一個個小喇叭似的:紫的、白的、紅的……空氣中不時有濃郁甜甜的香氣,桂花開了,星星點點,金黃、嫩黃的花朵小小的,隱在樹葉間。
過了秋分,早晚的天氣有些涼了,老人孩子穿上了秋衣。深夜,一床薄薄的毛巾被已有點抵擋不住寒氣,白天大開的窗戶也半掩著,秋夜的風(fēng)讓寒意更增幾分。清冷的夜也覺寂靜,窗外秋蟲的“鳴叫”越發(fā)襯托秋夜的孤寂。清晨,常有朝霞;黃昏,亦有晚霞,七彩的霞光如畫家的調(diào)色盤,隨意潑灑在蔚藍(lán)高遠(yuǎn)的天空,霞光映照下的城市不免添了幾許詩意。
十月霜降過了,便進(jìn)入深秋了,在詞人的筆下,秋,尤其深秋是悲涼的,“悲哉秋之為氣也!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”,“樹樹秋聲,山山寒色”。深秋時節(jié),葉落、草枯,無不預(yù)示著曾經(jīng)的生機(jī)正走向沉寂。雖然來年葉還會綠,草還會青,但在多情傷感的文人眼中,秋即是告別,“更那堪冷落清秋節(jié),今宵酒醒何處……”
兒時,北方的秋天來的更早些,寒露一過,天氣就冷了,“裊裊涼風(fēng)動,凄凄寒露零”。深秋的早晨,霧氣彌漫鄉(xiāng)村,莊稼地里是一層白白的霜,就像冬日里薄薄的初雪。一夜間,院子里滿是黃葉:寬大的梧桐葉、窄窄的石榴葉,葉子不多的石榴樹上還掛著未摘完的石榴,又紅又大。那時候鄉(xiāng)村燒飯還用風(fēng)箱,干柴、枯葉都是用來燒火的。深秋,每當(dāng)樹葉紛紛飄落時,各家大人小孩便都出去撿拾。葉落的那些天,每天天微微亮,六七歲的我便會背著筐,去離家不遠(yuǎn)的樹林里撿拾落葉,落葉被霜打濕了,筐裝滿,竟也重得壓彎了腰。
秋天,柿子紅了,梨子黃了,紅薯也該挖了。十月間,鄉(xiāng)村是忙碌的,金黃的梨子摘了,要入梨窖。胖胖的紅薯挖出來,趕著好日頭,曬上幾天,也都下了窖,只有柿子還在樹上,由青變黃、變紅,也不摘,就任由它紅著,在秋天的陽光下,如一盞盞小小的紅燈籠,照亮了簡樸的院落。待樹葉落盡,地里的莊稼收完,秋天便進(jìn)入了尾聲,整個村莊也清閑了,男人們抽著煙吹牛聊天,女人們開始縫制一家子的冬衣,老人常坐在院子里,曬著太陽,似打盹,又似在回憶過往的歲月,娃娃們的個頭又高了點。
“山僧不解數(shù)甲子,一葉落知天下秋”,我出生在秋天,生日是在每年的霜降。許是因為這個緣故,一年四季中,我喜歡秋天,尤其涼意漸襲的深秋?!氨淘铺?,黃葉地,秋色連波,波上寒煙翠……”
深秋,有著太多的韻味。一片黃葉,一朵野菊,一叢蘆葦,一棵枯草……在高而明凈的天空下,在涼意如水的秋風(fēng)里,宛如一首悠揚的樂曲,回蕩在溫柔浪漫的晚秋。在晴朗的秋日,選一處幽靜的處所,坐在斑駁的木質(zhì)長椅上,可以讀書,可以發(fā)呆,仰望藍(lán)天,純凈如海;俯看腳下,黃葉鋪滿一地。涼意的秋風(fēng)吹過,樹葉如蝴蝶般翩翩落下,落在發(fā)辮,落在衣間。而秋日里最浪漫的事便是與自己所愛的人漫步在幽深的林間小道上,緩緩地走,悄悄地說,縱然相依無語,腳踏在黃葉上“沙沙”聲也仿佛傳達(dá)著心中的眷戀。
“樹樹皆秋色,山山唯落暉”。
“一聲梧葉一聲秋,一點芭蕉一點愁”。
“秋風(fēng)蕭瑟天氣涼,草木搖落露為霜”。
“九月霜風(fēng)吹客衣,溪頭紅葉傍人飛”。
如若,在颯颯秋風(fēng)中,在暖暖秋陽下,吟誦這樣的詩句,該是怎樣的意境?
時光匆匆過,又是一年秋……
上一篇: 遇見中國制造
下一篇:讀《孫子兵法》有感